围产期造血干细胞移植---4岁弟弟给了7岁姐姐“新生命”

2019-10-29

7月24日,对梦梦(化名)而言,是重获新生的一天。当天,她在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顺利完成了围产期造血干细胞和外周血干细胞联合移植手术,迎来新生。


父亲张兴勇隔着玻璃窗守望着移植仓里的大女儿,想到女儿不久就能彻底康复,嘴角挂上了久违的笑容:“小儿子真的是上天给我们全家的礼物,他的脐带血和姐姐配上了!”




不幸降临

女儿患重型地中海贫血


2012年9月,梦梦出生在一个不算富裕却也幸福和美的家庭。一岁多,妈妈赖丽带着孩子从成都回老家探亲,家人团聚的喜悦还未消散,不幸已至。


在一个闲适的午后,梦梦熟睡着,家人发觉梦梦脸色不太好,平躺着肚子比胸口还高。于是,赶紧带着孩子到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检查,医生告知他们,梦梦脾肿大,进一步检查后,最终确诊为重型β-地中海贫血。


从此,一段漫长而又艰辛的“求生之路”开始了。梦梦当时的情况必须靠输血才能维持生命,随着梦梦年龄增长,输血量逐渐增多,脾脏里沉淀的铁蛋白也越来越多,因此除了输血,她还需长期服用药物进行去铁治疗。


2015年初,中华骨髓库传来“好消息”,有个志愿者和梦梦配型成功。对于张兴勇一家,反而更加悲伤。根本拿不出几十万来,无奈之下只有放弃。


放手一搏

母亲怀二孩救女儿


血液科医生告诉张兴勇,脐带血是胎儿娩出、脐带结扎并离断后残留在胎盘和脐带中的血液,其中含有可以重建人体造血和免疫系统的造血干细胞,是造血干细胞三大来源之一。同胞兄弟姐妹的脐带血有25%的几率全相合,是所有来源的造血干细胞中最高的。


张兴勇夫妇为无奈放弃为女儿移植机会而自责不已。此时,他们萌生了一个想法:生二孩救女儿!


2015年10月,小儿子航航出生了。看着眼前这个孩子,夫妇二人一边是迎接小儿子的欢喜,一边是对大女儿病情的担忧。小儿子从怀孕到出生检查一切正常,这无疑给张兴勇夫妇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儿子出生前,他们提前通知了四川脐血库的工作人员采集小儿子的脐带血,经过一系列检测并且合格后,保存在零下196摄氏度的深低温液氮罐中。


幸运眷顾

弟弟脐带血救了姐姐


“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的治疗是长期、系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根治重型地中海贫血唯一的方法,但其风险大,对供者要求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童血液科医生杨雪告诉张兴勇一家,非亲缘造血干细胞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几千分之一到几十万分之一不等,因此一份合适的造血干细胞显得弥足珍贵。


十分幸运的是,小儿子的脐带血与大女儿配型成功。只是小儿子还是襁褓里的孩子,要做移植手术的话还需要等儿子再长大一些。三年多后,小儿子终于达到了移植手术的条件。


据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术一般是控制在2~8岁,而5岁、6岁时应该是比较适合的年龄,梦梦已经快7岁了,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为她安排了手术。


2019年7月24日下午,这份等了近4年的围产期造血干细胞,带着它独特的意义成功输入了梦梦体内。整个移植很顺利,梦梦获得新生。


保存“围产期造血干细胞”

鼓励为生命“备份”


近年来,“围产期造血干细胞”这一名词经常在媒体上出现,年轻的爸爸妈妈们应该不会感到陌生,很多人都在讨论围产期造血干细胞是否该留,由此可见围产期造血干细胞已经步入了大众的生活。现实生活中,大众对围产期造血干细胞的认识多数仍然停留在是否有用的层面,而对它当前的医疗价值和未来发展空间并不了解,导致了大众对围产期造血干细胞本身及国内储存行业存在质疑。


事实上,围产期造血干细胞的医疗价值已经在临床被广泛的证实。1983年美国科学家首次提出用围产期造血干细胞替代骨髓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理论,仅仅5年后,世界第一例围产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便获得成功。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过5万例脐带血移植,我国脐带血移植应用总量已超过12000例。


2017年2月,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学组在中华儿科杂志发表了《儿童恶性血液病脐带血移植专家共识》,提出了围产期造血干细胞移植在儿童恶性血液病的适应症和移植时机的规范,为患儿推荐合适的围产期造血干细胞供体和预处理方案,肯定了围产期造血干细胞具有易于获得、人类白细胞抗原(HLA)配型相合程度要求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程度较轻的特点,是有效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来源。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围产期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现已应用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淋巴瘤等11大类疾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