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福生院士:6年肝硬化研究显示,干细胞能改善长期生存率

2021-05-12

今年,赵英俊、吴孟达先后因肝癌离开人世,让人们对自己的肝又多了几分关注。

肝病十分常见,我国慢性肝病人数可能超过4.47亿,涉及多种疾病。其中,乙肝、丙肝、脂肪肝、酒精肝、药物性肝病继续发展下去,都可能导致肝硬化,甚至发展为肝癌,而后者是导致全民死亡的第二大癌症。避免肝癌发生,肝硬化治疗很关键。


近日,王福生院士团队在国际肝病学杂志(Hepatology International)发表的研究结果(预印本)显示,脐带干细胞显著改善了失代偿性肝硬化的肝功能及长期生存率。

未来,脐带来源的干细胞药物,将成为肝硬化的一种全新治疗方法。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发展到后期的一个阶段,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主要区分是有没有并发症。肝脏是一个没有痛觉的器官,在代偿期难以诊断。当并发症开始出现,进入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就急速下滑,中位生存期从10-12年下降到2-4年。

干细胞与肝硬化

在过去的十年中,干细胞已成为肝硬化治疗的新选择。大量研究已经证实,干细胞输注可改善失代偿性肝硬化。


*  骨髓干细胞
最早被使用的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项研究表明,输注自体骨髓干细胞可以显著改善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

*  脐血干细胞
2018年,Huimin Tao 与 Yafeng Li 等研究者,分析10项脐带血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临床试验结果,发现患者肝功能、生存质量均明显改善。

*  脐带干细胞
2012年,王福生院士团队发现,接受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输注治疗的患者腹水量明显减少,肝功能显著改善。


王福生院士曾在接受医师报采访时表示:对于严重的肝脏疾病,特别是慢加急性肝衰竭,由于死亡率非常高,除肝移植外,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数年前,我们曾开展应用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结果显示提高了早、中期患者的生存率,促进了部分患者康复。肝硬化患者,如得到及时、合理的个体化治疗(包括生物治疗),可使患者疾病进展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甚至可能得到逆转。

不过,此前的研究缺乏长期疗效评估,随访时间不长,而王福生院士的新研究解决了这一问题。

本次研究

这是一项随机对照研究,共有219例乙肝相关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参加,其中对照组111人,治疗组108人。随访时间达到了75个月。


治疗组每间隔4周输注脐带干细胞,共3次。同时,两组都接受常规治疗,并接受随访。此次研究结果不仅和此前一样令人满意,也证实了脐带干细胞的长期效果。

1、安全性:
从长期安全性上看,脐带干细胞治疗组没有发现明显的副作用和治疗相关并发症,没有比常规治疗更高的风险。

2、有效性:
肝功能改善研究发现,脐带干细胞治疗可以减轻肝素的氨基转移,明显改善肝脏功能,如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性,胆碱酯酶和总胆红素水平。
生存率改善:通过Landmark分析,在13个月至75个月的随访期间,脐带干细胞治疗组的总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上结果显示,这一治疗方式既安全,也有效。

总之,本次研究和大量相关研究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既是安全且可耐受的,也可以改善代偿性肝硬化患者的生存率,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成为治疗代偿性肝硬化的新型治疗策略。